听说福州最近流行一句话:一口好牙,胜过十级美颜滤镜。想整牙却怕踩坑?别慌,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口腔正畸科早就把“科技与幽默”打包好,专治各种“牙不齐星人”。今天这篇不装高深,只聊干货,把大家最关心的“到底怎么整、花多少钱、会不会疼”一口气说明白,看完就能拎着勇气直奔诊室。

  一、科室是“老字号”,但玩法很新潮

  这家医院的口腔正畸科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,三十多年里攒下的病例比福州夏天的蚊子还多。别以为老牌就古板,科室在2023年一口气引进了iTero口内扫描仪、3D打印隐形矫治系统,还有能把牙根看得透透的CBCT。老底子加新科技,就像佛跳墙里加了气泡水,传统与潮流一起翻滚,专治各种“牙想不开”。

  二、设备够硬核

  (1)iTero口扫——告别咬牙模的噩梦

  以前咬牙模像吞橡皮泥,恶心到怀疑人生。现在伸个小探头在嘴里溜一圈,3分钟生成高清数字模型,误差不到20微米,边扫描边在屏幕上看见牙齿“云变形”,小朋友都能看得目不转睛。

  (2)3D打印隐形矫治器——社恐友好神器

  数据直接传到3D打印机,像做手办一样打印出一整套透明牙套,薄到0.5毫米,戴上去几乎隐形,开会、相亲、自拍都不尴尬。

  (3)低剂量CBCT——辐射低到可以忽略

  拍片时最怕辐射爆表,这里的CBCT一次扫描辐射量≈坐一次长途飞机,医生还能360度无死角观察牙根、神经管,拔牙or不拔牙,方案一次定到位。

  三、技术流派百花齐放

  金属自锁托槽、陶瓷半隐形托槽、舌侧托槽、隐形牙套……听起来像火锅九宫格,其实对应不同需求。学生党预算有限,金属自锁速度快,一年半就能“毕业”;上班族怕影响形象,隐形牙套每天悄悄移动牙齿,连同事都发现不了;还有高阶玩家选舌侧托槽,托槽藏在牙齿背面,开口大笑也找不到“钢牙”痕迹。医生会根据牙齿拥挤度、面型、咬合关系量身定制,拒绝流水线式“套模板”。

  四、钱包不再瑟瑟发抖

  大家最关心的费用来了——金属托槽1.5万到2.5万,陶瓷托槽2万到3万,隐形牙套2.8万到4.5万,舌侧托槽4万到6万区间浮动。以上只是矫治器本身,拔牙、骨钉、保持器等额外项目另算,最终价以面诊为准。医院支持分阶段付款,还能刷省市医保卡里的历年账户余额,学生党可以安心把压岁钱提前安排上。

  五、病例数=底气

  根据医院2024年内部统计,口腔正畸科一年完成新矫治病例3180例,其中隐形牙套占比38%,复诊满意度达到96.7%。表格奉上,一目了然——

矫治器类型年度新增病例数平均治疗周期(月)复诊满意度
金属自锁12602096.2%
陶瓷托槽7202295.8%
隐形牙套12102497.1%
舌侧托槽902694.5%

  六、流程像闯关,每一步都有彩蛋

  初诊建档案→拍片取模→定方案→戴矫治器→定期复诊→摘矫治器→戴保持器。看似复杂,其实像打游戏通关:初诊送牙刷套装,戴托槽送正畸蜡,摘牙套当天还有拍立得合影。最贴心的是“云复诊”服务,出差在外也能视频连线医生,不用担心钢丝戳嘴却找不到人救急。

  七、术后保持不摆烂

  很多人以为摘了托槽就万事大吉,结果一年后牙齿集体“返城”。医院把保持器当成第二疗程,前半年24小时戴,后半年晚上戴,之后隔天晚上戴,像给牙齿签长期“租房合同”。保持器丢了?别急,医院存档了数字模型,重新打印只要3天,快递直达家门口。

  整牙不是整形,却比整形更影响颜值和咀嚼力。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用老牌资历加新潮装备,把牙齿矫正做成一场轻松升级打怪的游戏:设备硬核、方案多元、价格透明、流程丝滑、售后到位。想笑得更放肆,吃嘛嘛香?那就“牙”起袖子冲一波,面诊约起来,毕竟好牙不等人,早一天戴托槽,早一天解锁高清笑容。

还有其他疑惑?想了解更多?可以点击 【在线咨询】